1971年至1972年,周恩来总理和国务院其他领导人,提出要加速发展工艺美术品生产,扩大出口。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青田石雕的产销终于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势头。
1973年2月6日,青田县工艺美术公司成立,统一管理全县的石雕供产销工作。工厂招收青年学徒,扩大职工队伍。在鹤城镇居民和农村社队建立了50多个石刻小组,大力发展石雕生产。该年完成石雕出口产值106万元。
《小象》1972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对中国而言是一件大事,对青田而言,更是一件关系重大的历史性事件。因为,他们必须赶制500只青田石雕小象,作为国礼赠送给尼克松。
为表示对贵客的欢迎与诚意,当时上级对于选择什么样的礼品作为国礼进行了长久的考虑。尼克松总统所在执政党共和党以大象为吉祥物,因此以大象类题材作品作为国礼便成为首选。
听说尼克松总统到访后将住在杭州饭店,相关负责人就将浙江的各种工艺美术品摆设在总统房间作为装饰,同时也着手为美国代表团选择礼品。在进行了多方考察和讨论后,最终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前一个月,浙江省政府指示青田赶制500只石雕小象作为国礼。接到省政府指示后,一时间,青田石雕界群情激昂,大家奔走相告这一喜讯。但是一个月期限非常紧张,为了能准时完成任务,青田县政府连同二轻局立即组织鹤城、山口、油竹、方山四大石雕厂,把这项任务作为政治任务来动员,全面投入石雕小象的初步创作。不久,小象的形象被确定下来,就以周南康的《小象》作品为原型。
这件作品以亚洲象为造型原型,线条简练而又生动逼真。为了保证500只小象中的每一只都是精品,必须做出800只这样的小象以供挑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将近一个月的限期内,800多只精美的石雕小象赶制成功,县政府从中精选500只上送。随后,石雕小象名扬四海。
在此后的广交会上,出了名的石雕小象作品被国内外商旅竞相大批量订购,成了热极一时的中国工艺品代表。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二轻局从剩下的优质石雕小象中选取了几只样品陈列于青田石雕博物馆内,因此现在,人们依然能在博物馆里看到当年的那批憨态可掬的小象。
《花瓶》其实这并不是青田石雕第一次作为国礼被赠送给重要外宾。早在1957年4月,前苏联的国家元首伏罗希洛夫访华到杭州时,时任浙江省省长沙文汉就曾将一只青田石雕花瓶、一件石雕人物作品赠送给他。
同年10月,印尼总统苏加诺访华期间到杭州参观考察,浙江省省长赠送给他一些浙江省名特产和工艺美术品,其中也包括了青田石雕。据说他对其中的一件青田石雕很感兴趣,游览西湖时,在先贤祠前厅的卖品部里,他兴致勃勃地换上眼镜,仔细欣赏这件石雕。
在朝鲜金日成纪念馆内,陈列着一件青田石雕作品《群马》,提醒着人们过往的那些事。
1978年是中朝关系的转折时期,也是中朝往来较为频繁的一年。当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抵达平壤,对朝鲜进行友好访问,同时抵达朝鲜的,还有林耀光创作的石雕《群马》。
《群马》《群马》作品,虽然只有十几匹马,但是给人千军万马的感觉。群马整体向前奔腾,远看气势恢宏。作者通过马鬃、马嘴、 马尾、马脚以及马头歪斜的变化和互相之间的呼应、疏密关系的处理赋予了每一匹马独到的形象与特色。作品中每一匹马都鼻梁挺拔,耳似削竹,健壮有力,处于奔腾的状态,神骏异常。是青田石雕马题材作品中的精品。在这一年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外交部的一位办事员来为国家领导人访问朝鲜挑选国礼,林耀光的《群马》恰巧在这次展览会中展出。因当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正在发扬千里马精神建设国家,在看到《群马》作品后,办事员即刻就将它选中了,并询问在场的青田工艺美术公司负责人作品的价格。公司负责人说:既为国礼,可以奉送。但办事员说钱是一定要给的。事后,外交部汇给了青田工艺美术公司5000元人民币,其作者林耀光也因此轰动全国,并被选为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2014年APEC峰会费名瑶创作青田石方章2014年APEC峰会上,青田石绽放异彩,由西冷印社的篆刻大师费名瑶先生创作21方不同的青田石篆刻作品作为国礼相赠,青田石方章以“君子”之道展现中国的大气与自信,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印章的印文则基本上都选取了中国传统的吉祥语,如“花意竹情”、“祥云瑞气”、“花好月圆”、“和风惠物”等等,全部采用小篆细朱文篆刻,以此传递和弘扬灿烂的中华文化。作为国礼,青田石雕在中国的国际关系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这些时代记忆见证着一代代石雕艺人的坚韧与努力、勤奋和创造,他们不仅创作了值得流传千古的石雕作品,更是历史的见证人、往事的亲历者。